假期过的好吗?
不管愿不愿意,本年度最后一个长假也过完了,进入了10月。时间过得好快!估计许多人都有此感叹。那么为什么感觉时间会过的快那?今天不妨就以此为主题吧。
Λ-Reading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恐怕应该先承认,谁也不确切地知道为什么时间会愈走愈快。对主观时间的研究老是过时地绕到哲学、历史和科学上面,感觉像是道听途说的、难以捉摸的,并可能是很棘手的。但是,有些思想家想过这个问题,偶尔也投注了实验性的敏锐观点。下面是六种解释这种现象的理论。
理论一:加速的是这个世界,不是你
有人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加速是外部世界和文化事件以一种更快的速度发生的结果。
我们习惯认为,12000年前的生活规律固定(正不正确是另一回事),农业发展前的每一个世代都承袭前一代,并继续用同样的方式生活下去。或许从前人类的生活方式只会随着环境失衡或变动而缓慢改变,活不到100年的人其实无法察觉那样的改变。之后,随着农业出现,人类生活改变的速度变快了,短短几千年之内出现了部落、财产、文字和帝国。从此,文化和科技的创新逐渐加速累积,造就了今日的我们。
理论二:这完全关系到我们感知到有多少时间过去了
至少在19世纪末之后,思想家就试图计算时间随年龄而加快的实际速度。有个论点是,对个人来说,我们感知到时间流逝的速度,和我们开始长期记忆的时间相关——也就是大约三岁开始。换句话说,累积的记忆愈多,时间飞逝得愈快。从这个理论加以延伸,可以说我们感觉到的时间流逝速度,会和幼年之后流逝的主观时间总和(而不是实际的时间总和)成比例。
理论三:我们扭曲时间,以免担心个不停
这项理论说明的是我们如何操纵自己对时间的感知,以此来改善心理健康,或是反过来屈服于死亡逼近的焦虑。
研究已经证实可以测量人对死亡的感觉。有个热门的办法,是让志愿者看一条直线,告诉他们,线的左手边代表他们出生的时间,右手边代表他们死亡的时间。接着要他们在线上标示出,认为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如果预期的右手“死亡点”使用人寿保险公司所使用的信息来计算,就会得到一些有趣的结果。例如,女性做这个测试的准确程度比男性高,男性通常觉得自己离死亡比实际更遥远。此外,两性的年纪变大时,会开始认为我们和死亡的距离比实际遥远。其他研究甚至显示,人会主动调整自己对生命的认知,以免过度担心死亡。我们似乎把负面的记忆推向遥远的过去,预期中的负面事件则推向比实际发生时间更遥远的未来。
理论四:我们的记忆扭曲了,因此扭曲了时间
我们天生对刚刚发生的事件记得比较清楚,对事情发生的顺序,以及它们和其他近期事件的关联有着更清晰的认识。所以,我们对过去一两年有个清楚的时间架构,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事都彼此吻合。但只要回忆那之前的事,相关记忆就逐渐变得支离破碎。我们虽然记得那些事,但常常必须借助技巧和辅助记忆,来厘清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这种时间感知缺失的情形会造成一种错觉,让人觉得时间流逝的速度变快了。
我们会操纵记忆,那些记忆也会操纵我们,这点无疑是有道理的,而记忆是定义我们感知到的生命过程的主要依据。
理论五:新鲜事比较少
大家都有这种经验,第一次做某件事情,感觉比以后做花费的时间要漫长。例如,有人说他们身陷险境的时候,几分之一秒的时间会戏剧性地随着主观意识而夸张地延长。
理论六:我们拥有不少时钟,但正确运作的不多
这项理论是大多数科学研究的基础,关系到我们大脑内时钟的研究。
有明确的证据可以证明我们的大脑内有一些时钟,其中至少有一个非常准确。头脑的下层有个神经细胞的时钟回路,叫作“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它以相当规律的24小时为间隔运作——主要就是这个时钟,让我们的活动和睡眠模式按照每日的循环进行。例如,有一种突变的仓鼠,视交叉上核会用到的一个基因改变了,如果它那个改变了的基因是成对的,那么它的活动周期就会变成20小时。(神奇的是,如果只从双亲之一遗传到一个突变基因,那么它就会觉得一天有22小时。)至于我们怎么估算这些时间间隔,有项理论认为,我们脑中有其他不停走动的钟,这些钟类似视交叉上核的每日时钟,各个都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嘀嗒响的钟摆”、钟摆的计数器,还有记忆中过去经历的时段,这种记忆能让人比对计数的结果。另一项理论认为,我们没有特定的主观时钟,我们的时间感知比较笼统——只是累计计算大脑做了多少事,或是在一定时间里接收到了多少信息。
Λ-Story
Roam Research 的故事
Roam Research 新型笔记工具公司因为以 2 亿美元的高估值融到 900万美元的种子轮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Roam Research 目前只有 11 名员工,于去年秋天正式发布第一款产品。有趣的是,这款正当红的产品早期融资经历并不顺利。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人为 White-Sullivan 这个“全新、更好的管理信息的想法”买单。他去申请硅谷著名孵化器Y combinator,也被足足拒绝了五次。
PS. 我虽然喜欢探索网上各种有趣的人事物,但并不热衷与各种笔记类软件和应用,如Roam、Notion等,这七八年来我一直在使用Onenote和Tiddlywiki,用前者收集,后者整理和输出,所有数据自有。不管使用再先进和热门的笔记应用,核心还在于您学习本身和内容,而非天花乱坠的信息组织过程,最简单的纸和笔使用久了,也会事半功倍。所以应重道轻器,我看许多人都走偏了。
Λ-Science & Tech
来自Google地球的明信片 可能是取景过程中造成的景物扭曲。
发现《纽约时报》使用的新词 很有趣的可视化过程。
IFTTT 开始收费了,通过 Alternative To 找到 IFTTT 的所有替代品。目前我已经从IFTTT迁移到了 Microsoft Power Automate。
Λ-Voice
这期的问答,我特意选了两个和技术有关的读者提问。
技术让世界多样化还是模式化?
Λ-Reading:《技术的真相》中厄休拉·富兰克林说,技术远不是齿轮与传输器的总和,而是一个系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改变了我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还强迫我们重新定义力量与责任的概念。与传统上的技术解放人类的观念不同,富兰克林认为技术从未像它允诺的那样解放劳动力,而且很可能将我们引向一个命运未卜的未来。技术包括组织、程序、象征、新词汇、等式,以及最重要的,一种精神状态;通过将技术视作一种实践、一种催化剂、一种媒介,以及最重要的,它本身是一种体制或塑造一种体制。正如下面我推荐的两篇文章一样,技术与资本的结合,永远是控制!控制需要模式化。
另外,我在第6期“科技哲学”提到的一点:技术都是成套出现,或大或小。也是不同程度的模式化发展逻辑。
关于科学六定律得出的需要抑制科技发展让我很疑惑,我有点偏向《三体》里维德那种“前进、不择手段的前进”的技术激进派,基础学科已经停滞很久了,如果不能继续发展新技术,未来可能会因为某些紧急情况而蒙受更大的损失。不知道这两种观点有没有自洽的可能性呢?
Λ-Reading:我一半同意您的观点,技术发展的本身是肆无忌惮的,因为技术背后的资本是贪婪的。但是我会用进化的逻辑辩证来看这样的事实,非技术的因素在技术进化过程中占有更大的比重,二者一定是自洽的,让肆无忌惮的技术发展向最优化的方向前进。
可以在这里留下您的问题。
Λ-Other
《智能陷阱 The Social Dilemma》(又名 社交困境,中文字幕)。
这是社交网络热议的Netflix新出的纪录片,主要讲大数据时代系统(或算法)与用户的博弈,用户如何被操控。正如我在第47期所说:未来我们都会生活在系统中,受其驱使、控制和奴役。结合纪录片,我推荐您看一下下面这篇文章,其分析更加深层次一点。
How to Destroy ‘Surveillance Capitalism’ (如何摧毁 “监视资本主义”?)
“监视资本主义”一词来自肖沙纳·祖博夫(Shoshana Zuboff)的著作《监视资本主义时代》(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祖博夫称监控资本主义为 “流氓资本主义”,其数据囤积和机器学习技术剥夺了我们的自由意志,当我们的个人数据与机器学习混杂在一起时,就会形成一个具有毁灭性的说服系统,以至于我们在它面前束手无策。
祖博夫认为,“监控资本主义 “是科技产业的独特产物,它不同于历史上任何其他滥用的商业行为,它 “由意想不到的、往往难以辨认的提取、商品化和控制机制构成,这些机制有效地将人从自己的行为中放逐出来,同时产生了新的行为预测和修改市场”。 监视资本主义挑战民主规范,并在关键方面背离了市场资本主义数百年的演变。“这是一种新的、致命的资本主义形式,是一种 “流氓资本主义”,我们对其独特的能力和危险缺乏了解,是对整个物种的生存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