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各位的打赏,我把上期话题”哪些科学观点必须去死”未竟之内容以“Λ-Reading Plus”标识发送给了打赏的Comp用户,主要是为了避免本期邮件过长和主题重复。
Λ-Reading Book Club
这可能是第二次谈论信息过载问题了(第一次见此)。虽然是老话题,但并不妨碍有新理论和方法的讨论。 下面是纽约大学新闻学教授杰·罗森(Jay Rosen)的一些观点,颇有新意,分享,以飨。
互联网研究学者克莱·舍基(Clay Shirky)说:“其实没有信息超载这回事,只有筛选程序失效。”如果你的筛选程序失效了,那么信息就会过多,并且没有足够的时间处理。这不是技术导致的趋势,而是生活的实际状况。
数字化领域的筛选程序工作不是通过消除需要消除的信息,而是不进行选择,未被选择的物质仍旧在原地,留给其他的筛选程序。我们所需要的这种智能程序有以下3种:
接受大量信息的聪明人可以告诉你所需要的知识,以前人们称其为“编辑”。(Λ:关注Twitter传播信息关键节点人即可)
计算程序可以筛选他人所做的选择,将其排序,并将最匹配的结果呈现给你,这大致就是谷歌网站的操作方法。(Λ:例如豆瓣书和电影的排名)
机器学习系统可以慢慢了解你的兴趣爱好和优先考虑事项,并用智能的方式帮你筛选。(Λ:大数据,例如微信读书的推荐,可以发现同类好书)
信息是减少不确定性的一种手段。这个定义看似简单(Λ:这是香农下的定义),实则不然,你需要知道两件事:重要的不确定性事物(比如明天我们要去野餐,会下雨吗?),解决问题的事物(比如天气预报)。但是某些信息反而会产生亟需解决的不确定性。
筛选程序的失效不是因为信息过多,而是因为这些信息既无法减少现有的不确定性,也无法使我们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将3种程序结合起来:服务于我们的智囊团、睿智的群体以及他们的选择、通过与人互动学习的智能系统。当筛选程序太了解或不够了解我们时,它们都会失效。
Λ-INSIGHT
+ “315”
“315晚会”至今已经 30 个年头了,今年的别具意义,迟到了 4 个月。不过我道建议干脆取消算了。一来这种运动式的执法曝光行为,就如前些年对犯罪分子公开审判和游街,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但效果有多大那?再者来说,一个真正的法制国家,每天都应该是“315”,“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不是每年记者们偷偷摸摸的进村“钓鱼”。
Λ-SCIENCE & TECH
《南华早报》有一份关于中国互联网的新报告(有免费版和更长的付费版可供选择)。 En→
The Uncensored Library En→
随机打开地球某个角落的一扇窗户(提醒:可能上瘾哦。我单独开了一屏,一直播放一只好奇的猫(见题图),权当白噪音)。 En→
Λ-LAST WEEK BRIEFING
#32 知识付费和哪些科学观点必须去死
#31 读书笔记和两个著名实验
#33.1 哪些科学观点必须去死-二 (Λ-Reading+)
如果您觉得「Λ-Reading」有价值,请分享给你的朋友或社交网络。退订请点击下面Unsubscribe,如有疑问和建议,回复本邮件或: my@boxs.e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