Λ-Reading诞生两个多月了。最初是因为疫期间微信表达的不痛快,才萌生 Newsletter 的实验。从春天到仲夏,没想到我做了下来,已经发送 30 期了。Λ-Reading Newsletter 关注量和阅读率也大出我的意料,订阅者已过千人(退订者 5 人,删除了一部分人),每期阅读率50%左右(远超公众号)。这样的圈层实验目前已具媒体雏形,所以前一段我一直在思考Λ-Reading的价值所在,以及一份 Λ-Reading Newsletter 应该有的样子及走向(权且不管做多久)。之前也做过一次读者问卷,基本上知道了订阅者的画像。最近纵览了国内外一些 Newsletter ,似乎也找不到可以学习的样本,因为绝大多数都在践行“知道分子”的思路 — — 解读和链接导向,以及讨好读者的“投喂”。而我逐渐成熟的理想中的Λ-Reading Newsletter应该是:导向,你应该成为知识分子而不是知道分子;内容,我喜欢的,而不是你喜欢的。Newsletter的核心价值是个人思想和灵魂,而非人肉人工智能讨好式“投喂”;形式,不拘一格,也许一期只是一张图片也好;圈层互动,为什么我把打赏的朋友标注为Comp用户,想组建一个圈层,做一些好玩的内容和思维流动(受限于媒体形式,只能以邮件形式互动了,之前互动蛮多,最近很少有人留言了。欢迎讨论。)。基于此种设想,看起来Λ-Reading 会持续 Beta 下去了……😁
Λ-Reading Book Club
哪些科学观点必须去死?这是 Edge 俱乐部的系列话题之一,俱为国际大牌科学家或诺奖获得者的观点。某种意义上这种批判性价值胜过推崇。本期先摘录一部分:
阿特兰(人类学家):智商。智商是一种能被大众所接受的、衡量人类分类及推理能力的通用评估方法。智商测试是在行为主义的鼎盛时期被发明出来的,而那个时候人们对认知结构之类的理念还没什么兴趣。打分系统被做成工具,能够输出呈正态分布的分数,均值为100分,标准偏差为15分。所谓的“智商”测试,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反映一个人的基本认知能力,更不能用来给人类的心智做自然分类。
夏卢帕(华盛顿大学校长):大脑可塑性(大脑训练)。“大脑可塑性”无形中已经被用于描述所有神经元结构及功能的变化。许多研究成果还未曾证实神经元发生了变化,就搬出大脑可塑性来解释行为变异。
戈尔登菲尔德(教育心理学家):个体。在物理学领域,我们习惯性地用后缀“on”表示某种物质的量化单位(质子proton、中子neutron、介子pion,π介子meson等),个人(person)那?你和其他人之间有强烈的交互,这说明你是社会的一部分,并且只有在社会环境下,个体才能表现正常。再进一步说,你就像空间场中的一个量子,这个场描述的是每个点的人口密度,而不是电磁场强度。从技术上讲,这种表述方法可以很好地描述生态系统在时空内的行为模式,特别是解释了非连续变化对物种灭绝现象的重要性。说到这儿,似乎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出“个体”这个模棱两可、充满矛盾的术语了。
泰格马克(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无穷。德国数学家格奥尔格·康托(Georg Cantor)用对角线法证明了:有一些无穷大比另一些无穷大更大。“无穷大也有无限个层次”,我们找不到证据来证明存在无穷。
希利斯(计算机学家):因果之道。因果之道只是一个我们用来与外界打交道、按照我们的理解来诠释外界的框架而已。所谓“树以前因,报以后果”只是我们头脑的产物,大自然中并不真的存在。
理查森(加州大学教授):人性。人性”这个词暗示着它界定的是人类物种普遍的核心特征,而进化生物学告诉我们,这种本质主义的概念是错误的,和本质主义一样过于泛泛而谈。
卡罗尔(加州理工物理学家):可证伪性。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曾提出“可证伪性”的划界标准:如果存在一种理论能够说明一种预测是绝对可证伪的,这种理论才能被认为是科学的。这种理念很好,但还不够。现代物理学早已延伸到了远离日常生活经验的领域,这也导致了有时候甚至连实验都没法做。
伯格斯特(计算机教授):“科学”。大多数“什么什么的科学”之类的书籍,无论是与神经化学相关的、计算学相关的,或者经济学相关的,关注的是其相关主题的物质或素材形式。但是,某一主题的物质承载实体与相关科学之间,根本没有必然关系。科学一直在致力于成为世俗知识的最高形式,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不经意间,科学从一种实践演化成了一种意识形态。
胡德(认知学家):自我。自我是被构建出来的,自我是一个错觉,自由意志应该被抛弃。
梅青格尔(哲学家):认知能动性。思考并非是心理活动或是行动。大多数时候,它只是一种结果。我们大多数的意识,就像呼吸或胃肠道器官的蠕动一样,是非自主行为的产物。根据研究,在我们醒着的30%~50%的时间里,我们都被各种不知从哪儿突然冒出来的、与眼下事无关的想法占据着思绪。保守估计,在我们一生中一半以上的时间里,思维是不受意识主动控制的。
普罗文(马里兰大学神经科学家):常识。所谓的常识只是想当然的结果,我们并不是对自己的认知拥有全部控制权的理性生物。研究表明,我们所形成的印象并不是一个对现实事物、事件的精确复制,而只是一个对外界物理刺激的最佳估计而已,感知错觉也是由此而来的。
乔治·戴森(科学史家):科学和技术。可能存在着没有技术的科学,也可能存在着没有科学的技术。中国在古时侯,大量复杂的技术被开发出来,但科学并没有跟上。实在很难想象一个社会只拥抱技术而抵制科学。也有可能某一特殊种类的技术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以至于技术本身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而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
Λ-INSIGHT
直播带货
一直不看好叫嚣甚盛的直播带货模式有什么特别,和电视购物以及媒体广告没有什么质的区别,流量和销量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已。一些平时看似睿智的人还是忍不住上了这条船,看一下大型翻船现场数据吧。从资源利用来说这叫过度消费粉丝,透支自身能效。→
知识付费·写作课
最近看到一则李某来售卖写作课的推广消息,我笑了,这都可以?知识付费烂到这份上了?如同上一条,知识付费也是一则被商人精心包装的美丽概念,其实这道无所谓,重点是大部分所谓的知识付费叫卖的并不是知识,而是一直焦虑和情绪,职业的焦虑、成功的焦虑、阶层流动的焦虑等,是自卑者的安慰剂。虽说医学上安慰剂的使用并非欺诈,但大部分医生还是拒绝使用的。我对“**读书”的数据略了解一下,它的用户基本上就两类:刚毕业大学生和中年妇女。由此可见一斑。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对于打着知识付费的幌子的消费,劝止。把省下的钱,研读一下行业排名前三的书,结交一两位这方面的资深朋友(我说的是朋友哦,非进入什么群或什么星球做韭菜),绝对受益无穷。退而求其次,叫上几个朋友撸点小串喝点小酒,或者约上心仪的女孩看场电影,投入到享受生活中去,也比盯着电脑上念歪经的和尚好太多了,或者打赏Λ-Reading来买几本好书和大家分享也好😁。回到写作这个话题,之前看过一个电影励志电影《心灵访客》(在线播放),影片中知名作家威廉·佛瑞斯特关于写作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下截图)。“为什么我们为自己写的东西总是比给他人写的东西好很多呢?当你开始敲打这些键盘时……不需要思考,那是后来的事情。写作最关键的是写,写,写,而不是思考。(我的理解就是把心流呈现在纸上)”“很多作家知道许多写作规则,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写作。” 写作需要人具有某种禀赋或气质(当然是指要写出叫响作品为目的),也需要特别大的付出(大量写写写和阅读)。去年看了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随笔集,这个每天跑步 20 公里,参加过 40 多个马拉松的“变态”作家,写作如同他跑步一样努力,让人唏嘘。
Λ-SCIENCE & TECH
Bees: “feed me or I’ll cut you”. 当花粉稀少时,大黄蜂就会从植物那里索取更多的花粉。昆虫用它们的下颚和喙咬树叶,以诱导开花比正常早一个月,人工切割确不会出现这种现象。生态学家约翰·莫拉(John Mola)说:“这是观察到一种以前没有记录过的自然现象的罕见研究之一。” En→
这则预言厉害了。在1947年的一部关于未来的法国短片中,精确的预言了我们当下的场景:大屏手机、低头族、车载导航以及增强现实。 YouTube→
Link Drop,这个浏览器插件思路蛮有意思,把书签作为邮件通讯。当你看到一个网页,可以点击一下,随后在可定义的时间自动发送到你的邮箱。 En→
Shortcuts Directory,捷径集。En→
Text world and ASCII Art En→
《灰猎犬号》,冷硬的军事片,由汤姆汉克斯,冰海、金属、炸弹和战斗意志串联起来的故事。好看!→
Λ-LAST WEEK BRIEFING
如果您觉得「Λ-Reading」有价值,请分享给你的朋友或社交网络。退订请点击下面Unsubscribe,如有疑问和建议,回复本邮件或: my@boxs.e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