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is an ironic habit of human beings to run faster when we have lost our way.” - Rollo May
上期“这里蕴涵着世界和灵魂的救赎”是纯人文内容,当晚有 4 个取消关注的(我可以收到提醒),这是第一次出现取消关注的现象。我猜测可能出现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习惯了之前有关认知科学和互联网科技方面的内容,而对人文内容的抵触,特别是上期是有关死亡的话题。这个现象,正是我上周想谈的话题:信息时代的路径依赖、信息过载和信息茧房。(提示:今天的内容很长……)
☑ 引发思考一点点;
☑ 拓展认知边界一点点;
☐ 快乐多一点点。
Λ-INSIGHT
+ 加速。
这可能将会是下一个敏感词,原因是你懂的(不了解请自行到Twitter 上搜索)。想起之前看到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在《爱与意志》中的一句话(题图下的引用),“当我们迷失之时,就加速前进,这是人类的一种讽刺的习惯。” 我想用这句话来解释“加速主义”再好不过了。
+ 发钱?
前天在一个群里看到一个有趣的信息:“两会”结束那天,中国体育彩票大乐透当天出现73注一等奖,你没有看错,是 73 个!这个数据平时都是个位数。不知道这是偶然?放水?还是发钱?总之有人拿走了 5 个亿。 →
+ 互联网人,不配有性生活?
谁说我们互联网人不配有性生活,挺讨厌这种微信文章的 → ,狗血标题,贩卖伪观点。其实互联网人在“性市场”是活跃的群体,民政部和杜蕾斯全球调查显示:“IT”男和“全职妈”出轨率最高→。而且性生活频率也是最高的 。→
Λ-SCIENCE & TECH
+ Spotify花了一亿美元,购买乔·罗根播客节目的独家播放权。两个人对谈的广播节目何以如此大的价值?播客是否会是视频直播的次级流媒体热点?欢迎回信讨论。→
不愿意使用国内免费音频平台,又不想独自搭建服务器和网站的播主,可以试试这个。速度慢,但比较自由。→
+ 使用Orb.farm建立和培育自己的虚拟生态系统。这里是现实中的 mini 生态例子 r/jarrariums。 En→
+ 好玩。你在画板上随机画点东西,它就给你一段相关文字。我好奇的是它的发音如此的真实(国内即便做的最好的合成语音还是带着浓重的机器化方言)。如果移植到平板上,可以教小孩子英语了。En→
同上,还是 AI,一个好玩的智能换脸网站,它可以结合两张脸的属性(比如:笑容、眼睛、皱纹肤色、五官等)来进行微调,类似于“基因之间的融合”。 最重要的是还可以利用Artbreeder里面自己的脸部资源,自由创造、自由捏人、自由调整。 En→
+ 这里有你需要了解的关于神经网络计算的一切信息. En→
Λ-STORY
关于信息过载和怎么制造信息的矛和盾。
矛
+ 100in100
做或想做媒体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在100 天内如何循序渐进的发布 100 件事情增加关注量。(虽然 Λ-Reading 也像是自媒体,但我做的太随意了,所以我没有把它当做媒体来做,更像是一份小圈层通讯。)En→
除此,你也可以看看这个:怎么在 60 天内在TikTok上从 0 做到 60 万粉丝的。En→
盾
+ 我们是否能逃离信息过载?
英国一位艺术家从小就被紧张的精力和压力所困扰,还是个间歇性的失眠症患者,在公共场所难以过滤噪音和分心,而且他和我们很多人一样,越来越依赖手机和电脑。于是,他决定躲在家里一间黑暗的工作室呆上几天。没有屏幕,没有阳光。没有任何形式的视觉刺激。在这期间,他了解到当大脑不被信息和屏幕提示轰炸的时候,大脑在或能做些什么。(提示:文章很长)En→
其它
+ 这是贝尔实验室计算机先驱理查德·汉明的长篇演讲。他说知识和生产力就像复利。你知道的越多,你学到的就越多;学的越多,能做的就越多。En→
Λ-Reading Book Club
接邮件开头的话题。
我们现在是否信息过载?其实这是一个伪话题,从信息载体的发展历史就知道,任何时代都存在这样的疑问。重要的是我们怎么适应这种变化。之前看过一本书,《人类思维如何与互联网共同进化》。我翻遍了书中上百人的言论,包括诺贝尔获奖者、神经科学家、人类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以及人类学家,企图找到一些方法论。最终也没有找到什么有效的结论和应对策略,因为他们自身也在使用着 Twitter、邮件等,或自身正在被信息时代裹挟着,根本给不出什么结论,唯有现象和自身感受。不过确实存在着一些普遍的现象,如难以注意力集中、难以看完一本书等。书中也有一些有意思的观点:
拉里·桑格(Larry Sanger)维基百科联合创始人:只有哲学上的论证才能认为,信息过载剥夺了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这一观点从根本上来说是哲学性的,不是经验性的。
《认知盈余》作者克莱·舍基:我们不幸地生活在表达能力最大规模增长的时代,这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之所以不幸是因为盈余总是比稀缺更危险。稀缺意味着有价值的东西更有价值,在概念上易于整合;盈余则意味着过去有价值的东西风光不再,会让人很不安。
凯文·凯利:“接受不确定性”就是我的思维方式发生的改变之一,因为我的知识变得更加脆弱了。
神经科学家伊恩·戈尔德:一个有抑郁倾向的年轻女子第一次来见我时,为我形象地呈现了这个想法。据她所说,导致她消沉的原因之一便是,她没有朋友。她坐在沙发上孤独地诉说,而在诉说期间她仍然在发Twitter消息……范围更大的社交圈是把双刃剑,它提供了更多让人们悲痛和欣喜的机会。一个包括半生不熟的人和完全陌生的人的混合社交团体,也许是通向真正危险的大门。支持这一观点的最好证据是,物种的大脑尺寸(更准确地说,是新皮层的相对容量)和物种所生活的社交团体规模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大脑尺寸越大,社交团体的规模也越大……进化论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计算了人类大脑皮层的容量,从而推断出人最多只能与150人的社交团体维持正常关系,相当于一个村落的规模,这在人类进化史中占据了相当长的时间,并且在原始社会形态中仍然能够发现村落规模的踪迹……这表明,在人类百万年的历史中,我们的大脑所面对的,就是150人左右的社交团体所呈现的机会或威胁。互联网已将人类的村庄变成都市,这可能是自原始部落的篝火会以来,人类进化史中最大的变化。
哈佛大学生物物理学家戴维:对于一个公司职员来说,能否集中注意力也许比知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在未来,知识对于个体完全是外在的,注意力则完全是内在的,每个人的自我都将被真实地传播到世界各地。
德国美因茨大学哲学家托马斯·梅青格尔:倘若控制和维持注意力集中的体验确实是可感知自我的深层次表现之一,那么我们当下所见证的就不只是对于意识空间的有组织打击,而同时也是一种轻型的人格解体。新的内部环境可能因此创造出新的清醒意识,即类似于主体意识削弱的状态——一种梦境、痴呆、醉酒和婴儿化的混合状态。现在我们每天都在共同体验着这种状态,我将其称为:公共梦境。
奥地利科学院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研究所主任安东·蔡林格:预计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我们的大脑功能将退化到只剩下决策能力……我们拥有了一个全新的情境,在科学中从未遭遇过的情境——或许在哲学中也未遭遇过:创造一种情境,其中问题的回答直接导致情境的变化。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莱拉·博格迪特斯基:因为他们要在伦敦迷宫般的路线中定位。玩电子游戏能显著提高人的空间注意力和物体追踪能力,能让一个普通的笨蛋拥有战斗机飞行员的注意力技能。照此发展下去,我们就是幸运的,因为由下丘脑控制的基本动力——著名的“4F”理论原来包括:冲突(fighting)、逃跑(fleeing)、喂养(feeding)和向你的父亲致以问候(how’s your father?)不需要第五个元素来增强:Facebook。顺便说一下,这就是我不加入社交网站的原因。我的下丘脑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多谢!
从我个人的观察来看,现代人普遍具有“悠忽状态”。无时无刻盯着手机,从而在从虚拟到现实的转变时会出现短时间的“悠忽状态”,大脑一片空白,双眼呆滞而迷离。不信,你仔细观察一下周围的人。
+ 再说一下 “信息茧房”现象。
其实我是故意经常换Λ-Reading话题和风格的,因为我想尝试多元化,避免单一的路径依赖现象出现。所以才有了上期的人文主题,而且以后也会坚持变化主题和风格,不喜的早点取关😁。现在大多数互联网平台都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推荐模式,会根据你的点击路径不断推荐相似性极高的内容,久而久之,你就“作茧自缚”了。“信息茧房”是哈佛大学教授凯斯提出的一个著名概念:“如果你只关注自己选择的领域,如果你只关注某一种信息源,如果你只关注自己愉悦的东西,久而久之,便会像蚕一样,将自己桎梏于自我编织的茧房之中,从而丧失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
我记得之前写过一则笔记,如下:
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夫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 — 《庄子·外物》
庄子和惠子的这段对话可以用来说明读书的有用和无用,或学习和读书的关系。如果学习(指只看专业技能性书籍)为庄子所说的“厕足之地”,那么看书 (指看文学、哲学以及社会学等所谓的“闲书”)则为“夫地.非不广且大也”,如果说看“闲书”无用,那么就像庄子所言,“像你和我站在上面的大地,难道说它还不宽不厚吗,但此刻对于你和我来说,有用的却只有脚底下这一小块。可是,如果把除了这块以外的地都挖掉,一直深挖到九泉,我和你站脚的这一块还有用么?”这样的比喻来形容看书,看书的作用一目了然。
同理,上面的惠子和庄子的对话也适用于“信息茧房”现象。互联网投喂给你的让你形成的只是你脚下站的那一小块(你的偏好或兴趣),你所占有的那小块领域即便再坚固,如果把周围的广袤大地都去掉,你将面临无限深渊。
Λ-Voice (留言)
+(就上期 “这里蕴涵着世界和灵魂的救赎”关于死亡)推荐《最好的告别》和《当呼吸化为空气》。其实我们把死亡和疾病总是结合在一起,但是死亡就是死亡,一定会到来的。我也是爷爷去世后,才明白死亡的真正含义。向死而生,我们缺少对这件事情的思考,总以为明天太阳还会照常升起但是谁知道明天和意外谁先来呢?还有一本哲学书《像哲学家一样思考:斯多葛学派》。
一些关于死亡的话题:
Λ-LAST WEEK BRIEFING
如果您觉得「Λ-Reading」有价值,请分享给你的朋友或社交网络。退订请点击下面Unsubscribe,如有疑问和建议,回复本邮件或: my@boxs.e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