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春天好!
主持Λ-Reading对我来说,最难的不是写,而是写什么 --- 选主题。太理论化的内容无现实意义;而太现实的话题又无长远价值 -- 如企业观察或商业模式等。这就难了,每次确立主题之后,我就要想办法把理论化的内容故事化(案例)讲述,智识又兼具启发意义。欢迎大家提供感兴趣的话题,回复邮件即可。我也不介意您订阅后分享您收到的Λ-Reading邮件给朋友,同时也欢迎您推荐和分享,Λ-Reading从来没有有意推过,纯粹靠朋友们推荐和自然成长。
Λ-Reading ^
在第58期“马云们。这些亿万富翁到底做了些什么?”我提到Elon Musk是现今世界比较让人尊敬的企业家之一,“Elon Musk之所以让人激动,不仅是SpaceX火箭技术和超级交通项目,而是他那前无古人试图让人类成为一个多行星物种,探索更长期和遥远的人类未来存在的雄图(补充:当然还有其正在筹备和建设中的生物科学项目)。”只从17年读了Elon Musk传记《硅谷钢铁侠》后(推荐你读阿什利·万斯Ashlee Vance版本),近几年对其比较关注多。Elon Musk和他的公司不断把触角伸向不同行业,包括交通、能源、航天和生物,不仅成为这些行业的颠覆者,也是新兴行业的探索者。那么,何以使Elon Musk有如此的卓识和自信,做出如此成就,开发出飞向太空发射火箭、在洛杉矶地下建造隧道的能力,并创造出世界上最知名的汽车品牌之一呢?在其传记里,除揭示了他个人的品性和行事风格外 --- 当然这是其成功的必要条件,而我感兴趣的是,Elon Musk如何在这几大领域拥有如此大的认知和智识?在Reddit AMA(Ask Me Anything)上有人也提出类似问题,“我知道你读了很多书,你雇佣了很多聪明人,吸收了他们的知识,但你必须承认,你似乎找到了一种方法,比几乎所有活着的人都能把更多的知识装进你的脑袋里。你怎么这么厉害?”Elon Musk对此乐意而谦逊的做出了解释。(为了顾及台湾读者的感受,统一用Elon Musk而非中文译名)
超越自己的认知极限
首先,他说,要有一定的自信心。
Elon Musk谦虚地表示,尽管表面上看,他经常觉得自己的大脑正在超负荷运转。 然后,他提供了一些一般性的鼓励,鼓励读者超越自己的认知极限,要有一定的自信心。他坚持认为: "I think most people can learn a lot more than they think they can. They sell themselves short without trying," he insists."(我认为大多数人可以学到比他们想象中更多的东西,他们在没有尝试的情况下就放弃了"。 )
“When something is important enough, you do it even if the odds are not in your favor.” —Elon Musk
Elon Musk的“自信”心态,是学习的先决条件。这一点,让我想起了爱因斯坦对待学习的态度。1915年,爱因斯坦给试图学习钢琴的11岁儿子Hans Albert写了如下快乐的学习建议。 "我很高兴你能找到与钢琴相处的乐趣......在钢琴上弹出你喜欢的东西,即使老师没有指定那些。 这就是高效学习的方式,当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会乐在其中,以至于没有注意到时间的流逝。 我有时会被工作缠身,以至于忘记了午饭。"
超越自己的认知极限。虽然Elon Musk并没有就此解释过多,其实就是突破自己的知识的边界,保持智识上的好奇心。这也是Λ-Reading一直强调、实践和追求的:增加智力上的好奇心。我想老读者们都会感受得到。
Elon Musk在回答完上面完这段有用但并不惊天动地的话后,分享了自己至关重要的学习技巧:
把知识看成一棵大树
Elon Musk:“It is important to view knowledge as a sort of semantic tree. Make sure you understand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i.e., the trunk and big branches before you get into the leaves/details or there is nothing for them to hang on to.”
Elon Musk认为:"重要的是要把知识看作是一种语义/知识树。 确保你了解基本原则,即树干和分枝,然后再去研究叶子/细节,否则没有什么可以让它们挂在上面。"*。
学习新事物并不一定要复杂。 一旦你从任何事物的基本原理入手,学习一个主题和建立自己的知识树就会容易很多。这和我的读书经验或者读书方法不谋而合,在看一本比较难懂的书时,我常常用分形法(之前有一期我提到过分形的概念和普遍性),先了解整本书的主干和脉络并总结,然后在读各个章和节并分别总结,然后再汇总到主干并再次总结融合。另外学习语言也是如此,先学习语法规则和时态等,再分支到常见的语句和单词上,我想这样的方法会使你学习突飞猛进的。
在我的2019年07月26日读书笔记上记过有关Elon Musk这样一段话,我想这也是其“Knowledge is a tree.”思想的有力实践证明。
Musk总是要求他手下的员工利用他从物理学研究中学会的一种方法,即第一原理来进行推理。Musk 在接受采访时说过:“我认为从第一原则来推理比类比推理更重要。”他说:
“我们在生活中通常会用类比的方式来推理,比如我们在做某件事的时候,经常会认为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其他一些事也是这样做成的,或者其他人也在这样做。但如果从第一原则来推理的话,你必须将事情或事物抽丝剥茧,分解成最基本的事实,然后再进行推理。虽然这样做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但是结果往往更有创新意义,因为你是从头开始,而非基于你之前已有的成就。”
如果你想更有效地学习新概念,就把知识看成一棵树。 从基本原则开始,慢慢增加每个主题的复杂性。 虽然最初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策略,但它对你学习能力的影响是深远的。
至此,我想起少楠去年推出的轻笔记产品Flomo。如果说你的思想是一棵树,Flomo能够助力你的智识之树成长,为之添枝加叶,TAG是枝,TXT是叶,并通过“随机漫步”功能适时的开枝散叶。
你不能记住你不能连接的东西
这就是Elon Musk为什么能够跨越行业,开枝散叶,在各个行业“随机漫步”。他从扎实的根基和茂密的树干开始,然后当他的知识开始向上增长时,他开始把其他树的枝叶和其他树的枝叶连接在一起。
Elon Musk从来不会随意得知一条信息。 他所摄取的一切,都会连接到一些更深、更坚实的基础上。
关于记忆,可以参阅之前一期:记忆力终极手册。
就在我写完这篇小文,休息刷推的时候,看到《三联周刊》土摩托的一推文,或许契合主题,对您也有所帮助和启发:
偏见源于无知。这里的“知”指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知识体系。如果你没有事先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只知道往故纸堆里一钻,在某个旁支岔道上拼命钻研,反而会变得越来越无知而又不自知,结果更糟糕。如何才能快速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呢?我斗胆提几条建议。第一:一定要养成读闲书的习惯,因为每个人自己的专业面其实都很窄,而人类这么多年创造出来的知识系统却很庞杂,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每一个分叉都不一样,都应该找本系统的入门书看一看,大致了解一下那个分叉的研究方法和基本逻辑。
PS. 我是学习方法论的受益者,我把我习得的学习方法和认知规律应用在孩子的学习上,几年观察和实践下来,孩子取得了远远超越我想象的好效果和骄人成绩。如果您为人父母,希望您可以认真思考、总结和实践,早实践早受益。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单独一期谈谈我让孩子实践的学习方法。
延伸阅读:
Elon Musk的脑力教练透露了更快学习的秘诀:Jim Kwik小时候因脑部受伤危及生命而幸存下来,他有十五年的学习障碍。 然而,他却彻底翻转了自己的人生,成为美国最知名的绩效教练之一。
Elon Musk 推荐书单(豆瓣书单)(其中有两本书刚刚看过,《结构是什么》、《富兰克林传》,还不错。)
Λ-Story
Λ-Insight
阿姆斯特丹正在接受一种激进的新经济理论来帮助拯救环境。 它是否也能取代资本主义?这篇《时代》杂志的文章记录了阿姆斯特丹以及--原来是其他不少城市的新生实验。这是对所谓的 "甜甜圈经济学 "的测试。 资本主义主张不惜一切代价的增长,将有害的外部性排除在模型之外,并滋生了疯狂的不平等,而甜甜圈经济学则旨在将最低收入阶层带入基础水平的中产阶级,同时抑制系统的过度性和外部性。
斯坦福生命设计实验室:如何运用设计思维为自己创造更幸福的生活?“生活设计涉及到很多重构。退一步,审视自己的偏见,开辟新的解决空间。要想找到正确的问题和正确的解决方案,重构是必不可少的。”
成功的共同点:一个成功的人的秘诀都在于他或她形成了做失败者不喜欢做的事情的习惯。
传奇人物访谈:马克·扎克伯格与泰勒·科恩(经济学家)和帕特里克·科里森(Patrick Collison)(Stripe首席执行官)对话。(Youtube 需梯子)
Λ-Book of the week
牛津的风格对我的影响比较深,在写作和聊天的过程中,如果用大词,会被认为是一件粗俗的事,没品味(bad taste),有水平的人应该用很小的词讲很深刻的道理,词越小越好,具体到一张桌子、一把凳子、一个茶几。这当然跟它的实证主义哲学有关系,从休谟开始到牛津后来的语言哲学、政治哲学,有这个传统。比如以赛亚·伯林 ,写的东西都是学术散文式的。
社会科学要给普通人提供观察世界、为人处世的办法,不是通过简单的道德教化,而是通过分析,这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它不像自然科学,发现自然规律,问题就解决了,顺着规律走就可以。它可能是倒过来,社会科学告诉你,其实没有什么很强的规律,都在于自己怎么样去理解这个世界,怎么样主动地采取行动。可能会有大的图景,但没有所谓的规律,因为一旦发现规律,那么一切到此为止,就不需要再去做工作了。它是通过科学的态度去证伪,去搜集材料,把事情搞清楚,但最后是要武装你,进一步去创造新的现实,去改变现实。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
Λ-Science & Tech
HumanProgress.org :尽管人类的福祉在近几十年得到了显著改善,不幸的是,以逐步改善为特征的人类体验与公众的感知之间常常存在很大的差距,公众对世界的当前状态往往持消极态度,对人类的未来前景持怀疑态度。为了纠正人们普遍对人类状况的误解,我们从可靠的来源收集了经验数据,这些数据着眼于全球的长期趋势。通过以一种易于访问的方式将这些综合数据汇总在一起,我们的目标是为学生、学者、记者、政策制定者和公众提供有用的资源。
相对失联与贝多芬的失聪:论贝多芬与沉默的礼物。
MIT:2021年10项突破性技术。
NFT:Kings of Leon 将以NFT形式发行专辑;音乐家和画家Devendra Banhart对混合媒体NFTs有着深刻的看法。
Hey邮箱出了一个有趣的平台,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给陌生人发邮件。
Iceberger,我们平时看到的冰山,虽然确实只有约10%浮在水面上,但 "经典 "的方位是不稳定的,实际上在自然界中是不会有的。使用这个整洁的在线工具,看看冰山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漂浮的。
Möbius Printing helper,上传您的PDF文件,可以重新页面排序,甚至可以做到双面打印,蛮实用的!
Λ-Latest Issue
#83 影响和操控的隐性炸弹:煤气灯操控2(3.8女性特刊)
Λ-End Note +
爱您们的,Λ-Reading !